我们知道现在电商平台上的制假售假问题人就存在,是人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难题,尤其是淘宝上有不少淘宝卖家甚至有一整套自己的制假流水线,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都是专门为淘宝买家们定制。其实这种现象在各个平台上都曾被揭发过,可以说电商制假售假已成为各电商网站的硬伤。那对于这样一大难题国外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们能否借鉴国外电商打假手段来帮助我们自己解决这一大难题呢? 美国:设专门网站举报假货 经济损失:世界范围内,假货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6500亿美元;美国经济因假货每年损失2150亿美元,250个工作岗位流失。 打假依据: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贩卖假货是犯罪行为,对于售假初犯者将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并被罚款200万美元;再犯者则将面临20年的监禁,并处500万美元的罚款。 打假机构:美国有十几个部门都是负有打假任务的。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推出打假举报网站STOPfakes.gov(停止假货),提供为企业、消费者、政府和国际合作伙伴的投诉通道。 英国:拍摄电视节目打假 假货情况:根据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出有42%的英国人表示曾经买过或愿意购买。 打假手段:从2010年起,BBC就开始播出一档调查节目《不列颠冒牌货》。这档节目讲述了假货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危害,比如假冒儿童座椅可能危害到生命等,目前这一节目已经播到第五季了。 法国:建赝品博物馆 假货现状:据统计,法国每年因为假货造成的损失高达60亿欧元。 打假机构:法国政府的多个部门负责打假,包括“国家竞争、消费和反假冒委员会”、海关、刑事警察、宪兵等,其中海关是打假的主力军。 打假手段:法国在塞纳河畔设立了一个赝品博物馆,陈列着世界驰名的各种香水、钟表、皮具等物品的仿冒品。 暗访打假:许多法国公司都设有专门的打假机构,在假货“重灾区”明察暗访,并聘请律师和法律顾问打击侵权案件。 执法打假:在法国各机场、码头、火车站和边境关卡执行任务的海关稽查人员、警察、宪兵和品牌监察员均有权对可疑行李进行例行检查或抽查。 德国:造假企业最怕曝光 法律依据:如果携带假货入关,通常情况下5件以下的予以没收;5至10件的还要追加罚款;10件以上的会被视为制售假冒产品,将会被送法庭审理,最高可被处以30万欧元的罚款并被判3年监禁。 打假手段:一家企业一旦因制假售假被媒体曝光,不仅在行业内名誉扫地,而且可能从此再也不能在商圈内立足或东山再起。 日本:禁个人海外买假货 法律依据:日本商标法和防止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贩卖、制造和进口假冒、仿冒产品,禁止以贩卖为目的持有仿冒产品。违者将判处5年以下拘役或者500万日元以下罚金;对违反法律的企业法人要处以最高达1亿5千万日元的罚金;对于情节严重的除刑事处罚外,还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 打假手段:日本法律禁止个人从海外购买假货。日本法律将仿冒产品与毒品、兴奋剂和枪支并列为禁止进口的物品,海关发现即予以没收;个人消费者在海外购买了仿冒的假名牌,也被禁止带回国内。 韩国:海外直购假货将没收 假货情况:14年韩国被举报的售假案件达3056件,其中网购售假案例占比达到95%。 法律依据:根据韩国《商标法》,制造、销售仿冒伪劣商品,侵害商标品牌权益的,构成侵害罪,可被处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亿韩元以下罚金。 打假手段:通过海外直购商品如果在通关过程中被发现商品为“假货”,海关将直接没收并销毁物品。 目前电商平台售假者出现频繁的要因是平台对卖家资质考察不严格、产品质量监管乏力等,要想解决假货难题就需要多方面配合电商和监管部门联手起来打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