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零售模式,开始风靡整个中国商圈的时候,一个让人不胜唏嘘的消息来了! 北京时间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点,“一代鞋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联合交易所。 时移势易,由于鞋履市场的不景气加上电商转型失败等多重因素,最终让这位昔日的王者日渐没落。 早在4月末,百丽国际公告称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约人所计划的私有化价格为6.3港元/股,公司总估值为531亿港元。这与市值巅峰时的1500亿港元相比,市值缩水近2/3! 最终,中国最大的鞋业企业百丽国际(港股代码1880)在7月27日收盘完成了私有化。 那么,是什么导致百丽国际的退市?究其原因,疯狂的的线下扩张和线上不足,由于线下市场饱和,供给过剩;加上电商崛起,百丽电商转型不利等多重因素,最终让这位昔日的王者最终没落。 疯狂的扩张导致市场饱和 疯狂的扩张是其倒下的主要原因。自2007年百丽上市后,其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扩张,强势入驻各大商场,但是百丽店铺的增多不但没有促进百丽的发展,反而限制它的发展。 据数据统计:2009年百丽新增鞋类自营零售点681家。2010到2012年,百丽每年新增门店数都在1500至2000家,平均不到两天便会开出一家新店。 兴于开店也败于开店 到2013财年,百丽销售数量开始出现下滑,但疯狂的扩张还在继续。2014年,百丽依旧新增零售点876家,这一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滑约4%;2015年,百丽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销售下降超过10%,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后,负增长的情况一直得不到好转。直至7月27日,百丽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正式退市,“一代鞋王”退市!由此可见,零售店铺的疯狂扩张限制了百丽的发展, 一方面疯狂扩张导致线下市场饱和,供给过剩; 一方面疯狂开店需要大量的资金,增加了成本费用。入不敷出,公司得不到资金周转,甚至停滞发展,最终让百丽日渐没落。 未能赶上电商的脚步 据小马电商控价网了解近年来电商快速崛起、消费场景转移,百丽线下店铺的优势不再,淘宝、天猫、唯品会等网购平台的出现占据了销售市场。百丽虽也看到了电商的巨大潜力,却没能成功把产品搬到线上去,导致其销量不断下滑。 2009年,百丽先后创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淘秀网和优购网。然而,这两个电商平台都没有做成功。庞大的线下终端让百丽在电商业务上一直迟疑,而长期以来百丽的电商平台也只是用来清理过季款,并没有产生销量和利润。未能成功开创电商市场,是其逐渐消退的又一原因。 新经济时代下,电商发展迅速,毫无疑问的是,新的鞋业生态圈重建已势不可挡。传统鞋业品牌要想走得更远,只注重线下实体店的发展是不行的,必须结合线上线下的,结合新零售的方式,获取更多的销量。百丽的退市,一部份原因由于未能开拓出电商这一新销售模式